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 携手应对微生物耐药

已发布

2025-11-17

博客

医院感染防控是遏制耐药传播的第一道防线,每年的 11月18日至24日 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,今年的主题是 “立即行动:守护当下,保障未来”。在感控的道路上,每一次规范的手卫生、每一次严格的消毒、每一剂合理的抗菌药物,都是在为未来筑起防线。让我们从当下做起,用专业与行动,共同守护没有耐药威胁的明天。

全球耐药性广泛存在

根据《2025年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测报告》,2023年全球约六分之一的实验室确诊细菌感染已对抗生素耐药。其中,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中的耐药情况尤为普遍,而东南亚、东地中海区域形势最为严峻,几乎每三例感染中就有一例耐药;非洲区域约为五分之一,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


报告 AMR 数据至 GLASS 的国家数量

其中,革兰氏阴性细菌病原体的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,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血液感染中最常见的耐药革兰氏阴性菌。此类感染往往较为严重,常导致败血症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。然而,全球超过40%的大肠杆菌和超过 55%的肺炎克雷伯菌已对第三代头孢菌素(治疗这些感染的首选药物)产生耐药性。在非洲区域,耐药率甚至超过 70%。

八大病原体的耐药趋势

日常常见的细菌正悄然发生耐药演变。其中八种病原体尤为突出,它们涉及血流、胃肠道、尿路和泌尿生殖道淋病这四大感染类型,形成了 93 种感染类型-病原体-抗生素组合。
· 不动杆菌属
· 大肠杆菌
· 肺炎克雷伯菌
· 淋病奈瑟菌
· 非伤寒沙门菌属
· 志贺菌属
· 金黄色葡萄球菌
· 肺炎链球菌

为什么耐药问题会日益加剧

1、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
临床上存在预防性、经验性、不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,导致细菌对多类抗生素耐药性增强。在许多国家,抗生素可以随意购买。

2、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
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;部分医疗机构的卫生措施不足,器械、环境、空气等管理不到位,增加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风险。

3、 监测与诊断滞后
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缺乏实时性与系统性,基层医院药敏检测周期长(需3-5天),临床医生获取耐药信息不及时,导致经验性用药比例高。

4、抗菌药物研发停滞
受制于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,在可预见的时期内,针对主要耐药威胁的新型抗菌药物难以取得突破。

5、社会与公众层面认知不足
许多患者对抗生素的缺乏了解,常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。这种随意用药行为不仅增加了不良反应风险,也为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。同时,社会层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仍显薄弱。

改进与防控对策

1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
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处方审核制度,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与疗程,并将微生物检测结果纳入临床决策依据。

2、完善耐药监测与预警系统
建立院级及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网络,定期分析耐药趋势并反馈临床,对重点科室、重点病原菌(如 CRE、MRSA、ESBL 产菌)进行重点监管。

3、促进科研创新与政策支持
加大对新抗生素研发的投资是当务之急,尤其是针对耐碳青霉烯类的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目细菌。

4、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
严格落实手卫生、无菌操作、个人防护及清洁消毒等基本措施,对多重耐药菌患者应加强筛查与早期识别,实行接触隔离、分区管理和终末消毒,减少交叉感染。同时,要强化环境、空气及水源监测,保持通风净化与废物安全处置。

分享文章

标签

最新消息

博客
251.

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 携手应对微生物耐药

医院感染防控是遏制耐药传播的第一道防线,每年的 11月18日至24日 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,今年的主题是 “立即行动:...

博客
250.

世界肺炎日 | 提前到来的流感季,敲响院感防控警钟

近日,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全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较前几周增加数倍,流感病例呈上升趋势,且流行毒株也...

博客
249.

医院感染管理核心15问速记版

1、什么是医院感染?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,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,...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