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抗原检测应用方案发布,如何实行居家自测?

已发布

2022-03-14

博客

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,近日,国家卫建委印发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(试行)》。本方案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应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,规范抗原检测阳性后的处置管理,进一步提高“早发现”能力。

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,不可替代核酸检测

抗原检测十分方便,能在简单的条件下采样做检测,满足居民快速检测的需求。抗原检测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,即疑似人群出现症状 7 天之内的样本检测。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指出,跟核酸检测相比,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为75%左右,奥密克戎复制速度很快,可能第二天病毒量就能达到抗原可以检测出的水平。

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用于筛查,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,但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。疑似人群抗原阳性及阴性结果均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,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。

简单来说就是核酸检测精准但依赖设备、耗时长,抗原检测操作简单,有重要指示价值。

抗原检测适合的人群

方案指出抗原检测适用人群为以下三类: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,伴有呼吸道、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;是离观察人员,包括居家隔离观察、密接和次密接、入境隔离观察、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。三是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。

具体流程应遵照方案中的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》、《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基本要求及流程》进行操作(见附件)。

社区居民自我检测结果的处置

当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,可在零售药店、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,购买抗原检测试剂按照说明书进行自测。

抗原检测呈阳性结果的,不论是否有呼吸道、发热等症状,居民应当立即向所在社区(村镇)报告,由社区(村镇)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,将居民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,进行核酸检测。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、采样管、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。

抗原检测为阴性,无症状的居民可密切观察,需要时再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;有症状的居民,建议尽快前往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,进行核酸检测;如不便就诊,则应当居家自我隔离,避免外出活动,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。

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,国内已启动推广“抗原筛查、核酸诊断”的监测模式,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,有利于做到疫情“早发现”。

 

分享文章

标签

最新消息

博客
241.

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常见问题与解答

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是一种肺实质的院内感染,发生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8 小时后。在重症监护病房中,VAP是最常见的院...

感控时刻 博客
240.

标准预防措施知多少?每位医务人员都该掌握的防护要点

标准预防措施是基础的感染防护手段,能减少已知或未知感染源的传播风险。所有医务人员、在所有护理环境中、在所有时间对所有...

手卫生时刻 环境物表时刻
239

手卫生与环境清洁在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协同作用

多重耐药菌(MDROs)引发的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,2022年研究显示,MDROs直接导致约127万人死亡,主要病原包括耐甲氧西...

在线客服